隨州網(wǎng)
標(biāo)題: 【口述歷史】……第六節(jié)“屎道子” [打印本頁]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6-6-27 05:27
標(biāo)題: 【口述歷史】……第六節(jié)“屎道子”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6-6-27 05:32 編輯
【口述歷史】……第六節(jié)“屎道子”
本帖是在下寫的近兩萬字的長帖中第六小節(jié),前五小節(jié)均也發(fā)在網(wǎng)上,如您感興趣,請點(diǎn)擊這些藍(lán)色字形鏈接:【口述歷史】隨州古城垣內(nèi)的水(圖)可閱讀到前五節(jié),謝謝。
……續(xù)上帖,(五)古城垣的農(nóng)耕社會記憶……講到農(nóng)耕社會的隨地大小便造成人群蛔蟲寄生病高發(fā)。
古城隨州上南關(guān),一條巷道就被進(jìn)城趕集人作了露天“公廁”,俗名就叫這巷子為“屎道子”。出自《湖北省隨州市地名志》第48頁。(見附圖)
(, 下載次數(shù): 113)
(, 下載次數(shù): 98)
為嘛這城中繁華街巷會“又臟又臭”而俗稱“屎道子”呢?
在下決定去現(xiàn)場探訪歷史真象。(見附圖)
(, 下載次數(shù): 96)
幾經(jīng)周折,訪到一位78歲“屎道子”原居民,朱爹爹。他從“屎道子”搬遷到“五眼橋”北側(cè),我倆就站在路邊聊上了。
朱爺父輩于民國初年從黃陂遷隨,從事制鞋業(yè),手藝不錯小有積蓄,于這“屎道子”西口建了兩間瓦房。見附圖墻壁上釘有“小西巷”號牌處,即他家祖宅之地基。80年代市工商銀行建“古樓分理處”(今大十字街天橋南百余米),而被拆遷。當(dāng)聽我說他家住在“屎道子”里,朱君十分驚呀。
“不會吧,從沒聽說過“屎道子”呵,呵呵……”
我乘勢遞上一枝“黑金蝶”煙,俺也點(diǎn)上火,兩老爺爺香香地一陣猛吸,劣質(zhì)的煙草味熏得路過的美眉繞得老遠(yuǎn)。(見附圖)
(, 下載次數(shù): 97)
“又臟又臭是有點(diǎn),也不至于是“屎道子”。朱爺還在糾結(jié)……
“黑金蝶”吸了半包,我親聞大慨史實(shí)如下:
上南關(guān)臨街面上一家孫木匠和王鐵匠蓋門面房,為方便街坊出行,孫木匠向南讓二尺,王鐵匠向北讓一尺,形成了一條“三尺巷”,街坊鄰居呼之為“窄道子”、或“一人巷”,巷寬僅容一人通行。
問題出在幾方面:
1)朱爺家在后街,地勢較高,必須將雨水排向南關(guān)街邊排水溝,理所當(dāng)然地在孫木匠山墻腳邊有條水溝。
2)孫木匠讓地兩尺,順理成章地在巷道上空加蓋樓板擴(kuò)展擱樓面積,從而遮擋了巷道采光。
3)巷道西口,原本就有一處早建的兩個坑口小公廁,位于朱爺家對門。
好了,上述三要素,屎漲尿急去小公廁方便者,進(jìn)了黑不隆冬小窄巷,一瞅巷兩頭木人行走,腳下水溝又騰出陣陣臭氣,刺激前列腺體,呵呵,此處不去方便還去何處?……
久之,這“屎道子”就成品牌了。
遠(yuǎn)在農(nóng)耕社會,隨州就有“三大寶”,“稻草栓豬豬不跑,土8砌墻墻不倒,女人尿尿屋里跑!爆F(xiàn)在的年青人不一定知曉俺家鄉(xiāng)“三大寶”,在下簡略說說。
稻草打個“草要子”當(dāng)繩用今還常見。
“土8”當(dāng)建材建墻體早也失傳。那時建房子一般貧困人家都是用土打墻用草蓋屋頂,墻體叫“板墻”或“土墻。一副專用木模,長約八尺許、寬約二尺,高二尺許。兩根水杯粗、長約兩尺許一園木,橫放于墻體起承載木模作用、同時匝緊木模。木模兩頭有木板可抽插檔土。
施工時,放置木模并校正,取土入模適當(dāng)加一些稻草做筋,木模掀進(jìn)一層土,上站人用木榔頭等工具分段分層夯實(shí)成墻。(見附圖)
人糞便是農(nóng)耕時的寶貴肥料,男同胞都在自家“茅窖”露天方便,女同胞都在床頭放一“挑桶子”方便,城里女人在自家放一“馬桶”,富俗戶嫁姑娘,陪嫁妝必有一紅漆木“馬桶”。
此帖說到“屎道子”說到“馬桶”,在農(nóng)耕時代,人們大便后用么事揩屁股,你知道嗎?樓下回帖請你回答。
……
《未完待續(xù)》
(, 下載次數(shù): 107)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6-6-27 06:13
木有人頂帖,可能還在睡懶“闊睡”
有回嗒在農(nóng)耕時代,人們大便后用么事揩屁股,你知道嗎?樓下回帖請你回答。
……俺給你加金幣
作者: 封江游子 時間: 2016-6-27 09:14
正在吃早餐,看到你這個帖子。
你肚子里咋那么多貨。
作者: 朱立早 時間: 2016-6-27 10:19
石頭、瓦片、樹葉
作者: 毛毛毛毛 時間: 2016-6-27 10:59




作者: 白告 時間: 2016-6-27 12:55
稻草
作者: 白告 時間: 2016-6-27 12:57
現(xiàn)在沒有黑金蝶的煙了吧!
作者: 一路隨行 時間: 2016-6-27 13:54
小時候見過搞那個土墻的。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6-6-27 13:56
本帖最后由 隨天隨地 于 2016-6-27 13:57 編輯
窮人——樹葉、稻草
中人——草紙
富人——軟布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6-6-27 14:30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6-6-27 14:45 編輯
最早有據(jù)可查的擦屁股工具是三國時期,叫“廁籌”,用竹片或木頭片做的;用紙擦是從元朝開始。15世紀(jì)以前,英國王室用新鮮的鮭魚肉片擦;日本皇族用蟬的翅膀來擦;中世紀(jì)末的法國,皇宮里擦屁股用粗麻繩,繩子公用中世紀(jì)末的法國,皇宮里擦屁股是用粗麻繩, 這繩子從豪華的廁所屋頂?shù)跸聛?正好垂在蹲位的旁邊.拉完屎后,就把繩子從兩腿中間穿過,前面一手拉, 后面一手拽, 象拉大鋸一樣, 搓屁股眼! 更妙的是,這根繩子是公用的, 皇上用完了皇后用,皇后用完了寵臣用,都使那一根,常年不換。以體現(xiàn)君臣萬眾一心.
(, 下載次數(shù): 91)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6-6-27 14:36
明末清初有一個叫做穆太公的人。當(dāng)然,沒有誰會在自己的名字上帶著這么高的輩份。姓穆是一定的了,“太公”則很可能是大家對他的尊稱。這位姓穆的老先生是如何贏得群眾尊敬的呢? 穆太公是鄉(xiāng)下人,有一天進(jìn)城,發(fā)現(xiàn)城里的道路兩旁有“糞坑”,且是收費(fèi)的。老先生進(jìn)去痛快了一把之后,并沒有一走了之,他立在這簡易廁所外面呆了半天,發(fā)現(xiàn)來解手的人不少,于是,他憑借自己特有的商業(yè)敏感度,確立了自己后半生的飯碗——“倒強(qiáng)似作別樣生意!” 回到家之后,穆老先生請工匠“把門前三間屋掘成三個大坑,每一個坑都砌起小墻隔斷,墻上又粉起來,忙到城中親戚人家,討了無數(shù)詩畫斗方貼在這糞屋壁上”,并請一個讀書人給廁所題寫了個別致的名字:“齒爵堂”。為了吸引客流,又求教書先生寫了百十張“報條”四方張貼,上面寫著: 穆家噴香新坑,遠(yuǎn)近君子下顧,本宅愿貼草紙。 這一手很有吸引力,農(nóng)家人用慣了稻草瓦片,如今有現(xiàn)成的草紙用,加上廁所環(huán)境實(shí)在優(yōu)雅,“壁上花花綠綠,最惹人看,登一次新坑,就如看一次景致”。吸引得女子也來上糞坑,穆太公便又蓋起了一間女廁所。 值得說明??大勁兒,如何體現(xiàn)經(jīng)濟(jì)利益呢?原來,早在城里上廁所的時候,他便已經(jīng)領(lǐng)悟到??以出售的。他便把糞便收集起來,賣到種田的莊戶人家,或者以人家的柴米油鹽來置換。一勞永逸,久而久之,便獲得了不小的收益。真的是“強(qiáng)似作別樣生意”!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6-6-27 14:40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6-6-27 14:53 編輯
南方可以用竹子,北方就得用木材。在沒有竹子和木片的情況下,就可能用蒿草或者石塊。在沙漠里,就一定會抓把沙子,在田野里就必須用土塊。 蘆葦蕩里的人可能用蘆葦,南方用麥子桿,北方就用高梁桿,一分兩瓣,如廁的時候用嘴叼著。
上述如廁之法全由網(wǎng)上搜來
晚上抽時間聊聊我所親歷親見
作者: 後會無期 時間: 2016-6-27 14:50
老三屆 發(fā)表于 2016-6-27 06:13
木有人頂帖,可能還在睡懶“闊睡”
有回嗒在農(nóng)耕時代,人們大便后用么事揩屁股,你知 ...
農(nóng)耕年代應(yīng)該紙沒出現(xiàn)。上茅廁應(yīng)該是用樹葉或者木板擦屁股吧?不可能用手吧?
作者: 上海隨州人 時間: 2016-6-27 14:59
印度人直接用左手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6-6-27 15:08

印度的居民一般廁所都有沖洗設(shè)備,普通百姓大便時則手拿一口杯水,習(xí)俗規(guī)定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到商店挑食品不得用左手。印度人買東西付款時只用右手遞錢,對方找零錢時也只用右手,絕不用左手。有人告訴我,一個當(dāng)?shù)厝巳粲米笫指跺X,那是很不禮貌的。
作者: 老農(nóng)民 時間: 2016-6-27 15:16
聽老三屆講隨城的歷史故事,別有一番韻味
作者: ~云淡風(fēng)輕~ 時間: 2016-6-27 16:18
呃。。。。樓主改重口味了。。。。
作者: 西風(fēng)烈馬 時間: 2016-6-27 16:50
本帖最后由 西風(fēng)烈馬 于 2016-6-27 16:52 編輯
農(nóng)村人在野外方便時開屁股,當(dāng)然沒有衛(wèi)生紙、隨身剛好帶有書紙之類的,當(dāng)然是就地取材----樹葉子,草,瓦查子,石巴子,土巴渣。沒辦法,只能這樣緊急處理
作者: 西風(fēng)烈馬 時間: 2016-6-27 16:56
本帖最后由 西風(fēng)烈馬 于 2016-6-27 18:20 編輯
同一根繩子這么多人反復(fù)地用,是不是得有人把用過的那段給剪掉
作者: 草原上的一只鷹 時間: 2016-6-27 19:02
老三屆 發(fā)表于 2016-6-27 14:30
最早有據(jù)可查的擦屁股工具是三國時期,叫“廁籌”,用竹片或木頭片做的;用紙擦是從元朝開始。15世紀(jì)以前 ...
說的跟真的一樣,
作者: 草原上的一只鷹 時間: 2016-6-27 19:05
老三屆 發(fā)表于 2016-6-27 14:36
明末清初有一個叫做穆太公的人。當(dāng)然,沒有誰會在自己的名字上帶著這么高的輩份。姓穆是一定的了,“太公 ...
樓主從哪里找的
作者: 東城狂刀 時間: 2016-6-27 20:46
看完帖子,滿滿的回憶…………
作者: 守望稻田 時間: 2016-6-27 21:58
小時候拾塊石頭瓦片擦屁股我好像經(jīng)歷個了,后來用不作用的書本或報紙,再后來?xiàng)l件好點(diǎn)用衛(wèi)生紙,教授說:用衛(wèi)生紙細(xì)菌也可透漏手上的,方便后要洗手的。社會的進(jìn)步與發(fā)展,不遠(yuǎn)將來馬桶蓋定會走近普通百姓家,水沖,烘干,科技造福人類。
作者: 逍遙仙翁 時間: 2016-6-28 11:49
我見過很多人用樹葉子揩屁股,甚至還有用草把子、小石頭揩屁股的。至于你所見到的是用什么我不道。
另外:關(guān)于打土墻的模板,本地方言叫墻板。你對墻板的描述我覺得不太十分準(zhǔn)確,如有什物見證最好。
作者: 風(fēng)一直吹 時間: 2016-6-29 21:11
石巴子,樹葉
作者: lovesz 時間: 2016-10-12 15:55

歡迎光臨 隨州網(wǎng) (http://m.pipidex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