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亚米英语负责人,这几天忙着准备孩子们暑假的课程,所以一直没有上网,刚刚看到了一篇名为《暑假培训班的猫腻》的帖子,特此回复。
1. 我们的培训地点是位于草店子街现南关口外国语学校内,从我母亲“周老师”开始,一直到我,都曾经考虑过在闹市区或者靠近实小或东关学校的地方开辟校址,但考虑到教学需要安静,也不想学生们一放学出门就是车水马龙,所以一直寻求学校内的教学地点(亚米英语开创于1998年,那时候根本没有外国语学校,我母亲也从来没在外国语学校当过老师。)
2. 楼主说我借我母亲的名义大揽生源。我们只是一家私立的培训机构,我妈妈没有在任何学校担任职务,甚至连学校的英语老师都不是,我实在搞不明白我有什么名义可借。我母亲在随州市开办英语培训第一人,很多人都说她上课上的好,她也是我一辈子的老师,可当我妈妈退休时,如果亚米英语教学水平下去了,哪个学生还会来你这里?家长,都不是傻子。只有他们认为你能教好他们的孩子,他们才会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你。掐指算算,我接手亚米英语已有五年多了,记得原来亚米英语有三百多学生,我妈妈退休时,好多家长都说,是周老师教就报名,不是周老师教就换地方。我接手的第一年,学生锐减至100多人,这几年,亚米英语在成长,我也在成长,陪着孩子们一起在成长,现在又恢复到两百多人了。
3. 我们这里只有两位老师,从2010年开始就是两个老师,没换过,这一点我是拍着胸脯讲的。频繁的换老师,可以压缩工资开支,但最终受害的是孩子。每一届孩子都是一个老师从头带到尾,上个星期,两个八年级的班毕业。最后一堂课,大家哭做一团,我也泣不成声。放学后谁都不愿意走,我赶他们回家,让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他们都不愿离开,我噙着眼泪一个一个轰他们走,于是他们把名字写在一张纸上给我做留恋。一个平时我很喜欢的学生头也不回的哭着走的,甩下一句话,“刘老师,我一点都不喜欢你!”,我知道,她是舍不得我,舍不得亚米,但我只能不舍的不看她的背影。跑题了,从小不点一直带大到快初三的学生,我想说,他们心里知道,你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4. 我们的生源,不像楼主说的,沾外国语学校的光,恰恰相反,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最少。因为外国语一年已经一万多的学费了,而且外国语以英语为特色,如果大家是家长,大家还愿意额外去亚米补英语吗?说实话,厉山的学生都比外国语学校多得多,还有淅河和何店的,他们都是周末坐公交过来上课再回去。
5. 我们的上课时间,从来就是在周末,而不像楼主说的在平时,可见,楼主你并没有到我这里上过班。我比谁都清楚,学生每天上完一天课,注意力和学习效果是最差的,所以从来没有在平时放学后上课。到时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平时到我办公室来开小灶是真的,开小灶是免费的,为了他们别掉队掉太远,特别提免费,是为了防止又落下什么话柄,绝不是表功。
我母亲告诉过我,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所以亚米英语从我手上开始,除了期初发了一批传单,因为传单多招来一个学生外,任何时候都没有做过宣传。我刚接手亚米英语时才28岁不到, 家长凭什么相信一个从来没教过书的年轻人? 家长凭什么要把孩子送到一个偏僻巷子里面一个快倒闭的原南关小学? 家长凭什么在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后让孩子继续留在这里学四年,五年? 而且,手上很多孩子的家长是东关学校,试验小学,试验中学,外国语学校,随州二中,厉山镇小,厉山一中的老师甚至是英语老师。这一点千真万确。
很多孩子中途才从别的地方转过来,我都会问,你为什么四年级的时候不过来,家长都会说:哪个晓得你这个地方撒,学的不行才打听过来的。我不是不想打广告,是不敢打广告,因为我的精力负担不了更多的学生。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在变相做宣传,可以除了家人,又有谁知道,每次寒假暑假,我的嗓子是靠消炎吊针维持着,又有谁知道为了赶着上课,两只手同时吊吊瓶的滋味?
我经常跟我班上的小崽子们说,亚米英语就是一摆摊的,亚米英语什么都没有。亚米英语最大的财富就是你们,当看到你们在各个学校的包括考试,演讲,能力竞赛,文化讲坛,英语擂台赛上出类拔萃的时候,就是刘老师最欣慰的时候。我的学生们都很争气,每次去外国语中学部,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心里都是甜的。我不求他们感恩我(虽然有孩子说长大要给我买汽车),只求他们记得这一段时光,这一段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光,是亚米英语陪他们一起走过的。
我不知道是我私人得罪了楼主还是其他,如果是我个人工作中的疏忽或得罪,我诚恳的道歉。但是亚米英语行得正,做得端,不要诋毁它。说不定我哪天突然就离开讲台了,但只要在讲台一天,我敢拍胸脯,刘老师将一如既往的用生命去讲课,一点都没有夸张。 亚米英语随时接受家长们的监督,但是毫无事实根据的乱批乱诽谤,实在不妥。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最后,不管你的孩子在哪里学,我还是要建议家长,除非你的孩子一辈子都铁定留在随州,否则,就让她去找个负责的老师学英语吧,英语的重要性,问问从外面回来的亲戚就知道了,别管他学校考还是不考。
亚米英语刘老师
2014年6月26日
|